這篇文章主要是想描述我自己對票房的一點想法。

大意其實就是我認為票房好跟好電影之間無正相關。

我並非要完全否定票房對於一部電影的意義,

也不是說票房沒有參考價值。

(甚至我自己過去的文章還有未來的文章,都有提到或是會提及。

正因如此,所以先稍微寫一篇關於票房的想法)

而是票房的議題本身存在許多缺陷

即使透過通貨膨脹修正來做比較,

然而還是存在許多迷思,缺乏許多公平公正性。


下面我想舉些例子,有的之間也算互相牽扯。
 



生活型態改變所導致的影響。

譬如過往會看電影的人所佔的比例,

與現在看電影的人佔的比例,我就不覺得會相同。

現在傳播媒體發達,

不管在電視網路手機走在路上隨時可以看到宣傳,

氾濫的社交軟體,親友之間發佈去看了哪部片的動態,

也都成為了間接的行銷宣傳。


過去我要看電影,還需要搭火車到新竹才可以,

現在騎車短短幾分鐘頭份就有華納威秀,

林立的電影院讓大家方便許多,相信也會增加大家去戲院的可能性(或是頻率)。

還有現在網路下載與線上電視都方便,又會影響多少人不去電影院?

各種影響因素的權重也無法計算。


除此以外,時代潮流趨勢影響不同性質電影票房。

以寵物來說好了,許多有名的電影像是《忠犬小八》,《再見了可魯》都與狗狗有關。
(話說現在年輕人不知道有沒有聽過這些電影... QQ)

可是你知道嗎?

這數十年間?世界上愛貓養貓的人口一直不斷增加,

直至近幾年,某些國家養貓的人數已經超越養狗的人數,

說不定在30年前,以貓咪為題材的電影,可能沒多少人想去看

但現在卻可能會有許多人有興趣。

(也許《如果世界貓消失了》這樣的電影,把貓跟狗置換掉,

在不同時代不同人群中就會影響著票房,即使那個置換可能不影響劇情與電影內容。)

現在Marvel漫威英雄片的趨勢也是來勢洶洶,

而且他們自己也非常知道這一點。不斷推出各種電影跟影集。

漫威招牌在這幾年幾乎就是票房的保證。



還有一種趨勢,比較像是抱腿。

你看看現在誰的腿最粗?哪邊油水最多可以刮?

當然就是我們對岸的那個國家中國啦,

華人或是中國元素出現在西洋電影中其實本來並不值得特別談。

但近年來漸漸有中資然後電影搞得很奇怪(?!)

或是比較明顯想打入中國市場的一些電影。

當然要中資或是想打入中國,想置入廣告甚麼的,

如果可以不影響電影品質並無大礙,但往往不行。

這對票房到底是往哪個方向影響我也是有點納悶,

以這方面比較著名的《變形金剛4》為例,

一部向中國獻殷勤不遺餘力的電影,

卻也有被中國酸民嘲諷「請不要在中國廣告裡面置入變型金剛好嗎?」

但這部電影票房中國人民的確貢獻滿多。

還有就是中國本身的電影。但這邊又延伸一些其它票房問題。

近年電影《戰狼2》當初上映不過數日,

票房已遠遠將其它電影甩到連車尾燈都看不到,

而中國統計票房已登上華語電影之冠,並且可列入全球百大票房。

但是說是這樣說,北美網站卻不願承認這點,說是中國先前有作弊嫌疑,

所以不把《戰狼2》票房列入統計排行比較。


近日電影《黑豹》屢破票房紀錄,

我還沒看過《黑豹》,是真的不知道內容如何,到底多好看。

但先不管劇情大家也知道黑豹被捧得這麼高,包含著種族議題。

必須說他的確具有某種開創性經典價值,

但如果拿他的票房跟其它電影比較,

如果要說深度廣度劇情甚麼,這樣不就顯得有些不公平了?



還有一點,說出來相信會遭一些人嗤之以鼻。

但也相信有不少網友想法與我相同的。

我是那種會衡量這部電影有沒有需要上電影院看的人,

或者明確的說是,這部電影如果我在電影院看跟在家看,

會差多少?

譬如電影《阿凡達》好了,當初被我姊硬拉去陪她看。

後來電視有播也看了一下,覺得那個感受真的差太多了!

有些電影在電影內外觀賞所帶來的衝擊性影響是會差異很大的,

像是一些大場面的、或是比較科幻的,諸如之類。

可能就會很吸引我上電影院。

反倒是可能像是電影《控制》《大賣空》《單身動物園》等等

題材都很吸引人,也都是一些很好的電影,

但我卻會覺得沒有必要上電影院去看,等之後看DVD看電視也行。

如果像我這樣的人佔了很多,那這樣很多好的電影票房就會不佳了。


還有關於挺票房這種事情,我不是那種會二刷電影的人,

我從來沒去電影院二刷過任何一部電影。

當然這一點沒甚麼好驕傲XD

只是單純覺得沒必要,也不會想要。

其實也不會因為想要支持這部電影,就去電影院看。

像當初海角七號上映,我知道有人支持國片所以進電影院看。

七進七刷的都聽過。這樣對於不同類型國家電影票房是否也有影響?


上面提的都是一些我認為關於票房的迷思。

沒有提到票房的行銷噱頭,一些奇怪的票房陷阱。

有些電影常常利用特別手法包裝票房,達成宣傳效果。

像是北美最佳票房、恐怖片最佳票房、英雄片票房、單週最佳票房、

台北周末票房、真人電影北美首日票房等等等等...

有沒有覺得似乎越看越怪?!

常常看到甚麼新聞只提到票房如何,一下打破甚麼記錄一下又超過甚麼,

不過如果實際點進去看,可能會發現有些是有點莫名其妙的。



在做個小小結論,票房的比較存在許多不公平與公正性,

但不代表票房不具有指標性與參考意義,

票房也許可以顯示出一部電影在當時紅的程度,可以估算賺了多少錢,

(票房也許會影響這部電影是否要繼續拍攝續集,或系列作品)

跨越不同的時空背景卻無法去衡量比較。

票房高低也無法來評斷比較電影之間的好壞優劣。


隨便舉個例子,在台灣《角頭》《雞排英雄》《大尾鱸鰻》等等,

許多電影票房都完全屌打《藍色大門》,但難道大家會說《藍色大門》比其他電影差嗎


當然其實也是些廢話,如果票房可以評斷,

就不會有影評不會有電影獎項這些東西了X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ad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